fbpx
2020-02-13

現在大家每次出街都打醒十二分精神,抱著『生人勿近』的陣勢,確保2米內不要與人有任何接觸(在香港要做到這一點,其實很難)。 在這段期間,除了悲傷,另一個經常出現的情緒就是恐懼。當我們或身邊的人感到恐懼時,可以怎樣做? 請收看我們的【肺炎心理學】第2集 。 #武漢肺炎 #肺炎心理學 #恐懼 #ROCKTraining #LoooK **本影片所分享之圖片是引用自網路蒐集而來,若原著作者或分享者不同意使用,請立即告知,謝謝。 P.S. 這一輯【肺炎心理學】影片是**完全免費**的,我們希望在這段非常時期,為社會略盡綿力,歡迎大家分享給你的同事和朋友。

2020-02-12

這幾天我們的團隊日夜趕工,廢寢忘餐,只能靠有限的杯麵和罐頭維持生命,終於完成了這一輯『肺炎心理學』。1連3日,我們的心理學家將會與大家分享『情緒管理』的小知識。 進入正題…… 一場武漢肺炎令我們『百感交集』: – 有些人因為買唔到口罩而感到傷心; – 有些人因為政府不封關而感到憤怒; – 有些人因為物資短缺,搶唔倒廁紙而感到驚慌; 究竟由心理學角度怎樣去剖析這些不同的情緒? 又有什麼實際可行的方法去管理我們的情緒呢?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LIKE我們的Facebook。** **本影片所分享之圖片是引用自網路蒐集而來,若原著作者或分享者不同意使用,請立即告知,謝謝。 #武漢肺炎 #肺炎心理學 #ROCKTraining #LoooK

2020-02-06

【身體健康?百毒不侵】- 『方面兒』職場專欄(十二) 方面兒大大話話過去渡過了五十個春節,相信今年必定是最難忘的一個。整個世界怎樣也想不到,因為一個人的果腹,吃下了一隻果蝠,就染上了無藥可救的新型冠狀病毒?,病毒如瘟疫般吞噬了整個國內交通樞紐湖北,病毒也乘著春運,火速擴散到不同省份,甚至感染全世界。 方面兒看見疫症在武漢肆虐的時候,已經非常留意。在一月初去台北渡週未的時候,已經在當地的藥房購買了十多盒外科手術用口罩,當時問家人是否有需要,他們那時反應都相當冷淡。回港後由於連續做了幾天培訓,開始喉痛、聲沙、什至開始咳嗽,轉換了幾個醫生,病情仍然非常反覆。有見於一月中旬便要和十幾位同事去泰國華欣及曼谷公司旅遊,所以,更希望醫生治久病,用重方。怎料,藥物可能真的非常重,在出發前一晚於厚厚的羽絨被內混身發冷⋯⋯ 坐上飛機時,仍然不斷流汗及發冷,這個時侯,很想立即離開飛機,回家休息。最後,打消了這個念頭,因為飛機已經起飛了。到了曼谷之後,行程安排我們立即坐幾小時專車,由曼谷去華欣,由於車上沒有廁格,唯有叫自己儘量減少水分補充,想不到在冷氣車箱內仍然不斷流冷汗,所以,到了華欣之後,望著夕陽無限好,我竟然開始發冷及肚瀉。 在華欣過了很不容易的一晚,我開始懷疑自己是否中了奬(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所以,決定第二天早上,獨自離隊坐專車去曼谷醫院就醫,也不想把病毒傳染給其他伙伴。種種檢測也證明我非染上流感,也不是新型冠狀病毒,這叫我頓然放下了心頭大石。 隨後幾天,無論我吃什麼分子料理、法國大餐、泰式料理、甚至fushion 日式高級料理⋯⋯都是拉肚子收埸。無論去玩、去shopping 、甚至去按摩都完全不享受,對於我這個泰國痴來說,簡直不可思議。於這一刻,完全體驗到原來開心根本是主觀感受,和你去那裡、吃什麼、做什麼不一定有必然的關係。 帶著這樣的身軀去旅行,又怎會享受,所以,原定在所有同事回港後,我和拍檔Mills 多留一、兩天繼續享受人生,結果決定提前回港就醫。過去到外地旅遊、工作,都從來沒有這麼、如此、那般渴望回到香港,很想回家放下行李便立即去求醫。 後來,得知有很多對新型冠狀病毒測試呈陽性反應的帶菌者都沒有出現病徵,觀乎自己咳嗽和肚瀉情況仍然持續,擔心自己是否成為隠性帶菌者,放是,方面兒便決定照肺,結果,X光片證明肺部沒有受感染,心中再現陽光。 病情反反覆覆,來來回回,最終,咳嗽也痊愈了。但仍然不斷肚瀉,所以,轉向腸胃科專科醫生求醫,方面兒在完成這篇稿的時候,仍然是一個好皇帝(大赦(諧音㵼)天下),仍然非常擔心。 在經歷過這三星期的折磨,我收到很多朋友的關心及問候,他們不斷提供新的方法和介紹名醫,實在感到超級溫暖。同樣,在這個疫症蔓延下,看到有很多人從疫區回來,立即回到自己家中,把病帶給自己家人,也禍及社區。方面兒亦見到有一些黃埔花園的居民,於證實和第一位本港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而喪生同住一幢大厦的住戶,他們表達絶不會因害怕受感染而遷出,因為擔心因此而再把病毒帶去另一個社區,喜見人性的光輝面。 透過這次的經驗,我深深體會到,若開始發病,就不要堅持上路,因為可能會賠了夫人又折兵,要學曉不要看自己看得太重要。另外,疫症下顯示人性的光輝面,叫我們學懂以大局為重,放下小我。原來,我在這個春節的得著也非常多。而且也明白人失去才懂得珍惜,無論是愛情、家人、健康也是,所以,今年雖然不外出拜年,但我們都會藉著手機彼此祝福「身體健康,百毒不侵」。 #若有任何職場上的疑難歡迎Whatsapp方面兒 9169-4738 #百毒不侵 #口罩 #身體健康 #LoooKLearningBrand #方面兒職場專欄

2020-01-30

身處疫情,我們如何覺察和調節自身的情緒? 一個令香港人憂心忡忡的新年,除了驚聞一代籃球巨星高比拜仁突然墜機的噩耗,武漢肺炎疫情越演越烈,香港市民都陷入了一片恐慌當中。這次武漢肺炎不單單是一個身體上的傳染病,心理上的傳染顯得更嚴重。 隨著每天各平臺的瘋傳,人們的議論,和市面上對於物資的搶購,不知道你有沒有覺察到,我們這些天出現了各種不同的情緒。 這段非常時期,大部分人都留在家中,每隔5至7分鐘就會看一次手機,在WhatsApp轉發真假難辨的『內幕消息』,在網絡上發表自己的見解 …… 當中的資訊是真是假,無人得知,但時刻暴露在負面的資訊中,直接牽動著我們的情緒。明明知道不斷追看疫情的最新進展,使人越看越焦慮,但就是不能控制地去追看。 面對家裏的口罩一日一日減少,心情變得越來越緊張,當口罩真的用完了,難道真的要用蒸餾水樽當口罩嗎?如果沒有這個勇氣,就唯有緊貼Facebook口罩供應的動向,一見到Facebook可以訂口罩, 便立即在下面留言:“兩盒please”,由最初口罩的原產地是「日本製」,到後來的台灣,泰國,菲律賓以至印度,都一一留了言。可是,得到的回應是沒有回應, 最後終於等到有一個回應,回覆是:“Waiting List” 。努力了數天,還是買不到口罩,感到很沮喪。 因爲家中有小朋友,當得知今天有口罩供應,早上7:00am便出門排隊買口罩,可是還是買不到,因爲有人通宵排隊。當朋友知道我的難處,主動WhatsApp我,給我們一盒口罩,她這種雪中送炭,簡直是喜從天降,很感動。 短時間經歷著各種強烈的情緒讓人感到很累,我們希望透過以心理學的角度,讓更多的人覺察自己的情緒,合適地表達自己的情緒,並調節好情緒。身體被病毒威脅,不讓精神再過多地受負面情緒掌控。 這些情緒究竟意味著什麼呢? 它們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好的或壞的)影響? 我和我身邊的人究竟是如何表達這些情緒的呢? 我如何去調節自己的負面情緒,如何幫助身邊人調節他們的情緒呢? 這次的情緒與以往公共事件的情緒相對而言,又有什麼特點呢? 本文會幫助大家去回答以上的這些問題,篇幅較長,需要你的耐心。 01情緒是什麼?它們是怎麼產生的呢? 官方和非官方的新聞不斷地更新,我們的情緒經常也被帶著起起伏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古人勸解大家達至的一種狀態。由這句古語,我們也可見兩點:首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個狀態很難做到,要不也不會大家不停地告誡自己。第二,外界的“物”作用於“己”,通常是我們產生悲喜的前奏。 Paul Elkam的研究發現人類有7個最基本的情緒,分別為快樂、驚訝、蔑視、厭惡、憤怒、恐懼和悲傷。每一個情緒產生通常都有具體的刺激以及對應行為。我們下文也會詳細地分解這次疫情發生之後產生的這7種不同的情緒。 情緒的產生通常由三個方面: A. 刺激事件,也就是這一刻或者剛剛發生了什麼。譬如大家在Facebook看到一個新聞,或聽到一個親人的電話。也是剛才提到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物就是刺激事件。 B. 近期情緒,如果在這個疫情之前,某人本身已經處於某個情緒中,那麼疫情對他的影響可能就是不一樣的,“雪上加霜”的霜屬於當下的刺激事件,雪則屬於當下刺激事件之前發生的事情和產生的情緒。這一次疫情帶來的情緒體驗比汶川地震更大,其實有很多原因,其中一個是原因是發生的時間。大家對新年本來的期待是放假慶祝,但是180度的逆轉,也會加劇了情緒的負面程度。 C. 早年的創傷,這是指植根於我們深層次的影響我們情緒的參數。 02情緒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情緒是一種能量的源泉,它帶給我們能量。就像核能和水能一樣:如果我們很好地覺察它們,利用它們,它們就是真的能源。但如果我們不瞭解,也沒有技術去管理和調節他們的話,它們可能會變成災難。 很多人表示,在這種焦慮狀態中,生活沒有了規律,吃不香,睡不著,做噩夢。是的,根據上級協調理論,情緒就像一個總司令,統管了人的感覺、專注力、追求目標的過程和決心,以及能量與效率。如果我們能夠對自己情緒有所覺察,我們就明白了自己的行為背後的原因。 下文在介紹身處疫情當中你我他可能產生的7個情緒的時候,也會更為具體地解釋這些情緒帶來的很具體的影響。但不管如何,我們觀察到自己、家人和朋友們已經都很明顯地有情緒的波動。 03在疫情中,我們會產生哪些情緒,有什麼影響? 我們在網路上看到有些人情緒反應很大,也有些人好像沒有反應。不同的事情發生了,再加上每個人自己的情況不一樣,就會產生各種不同的情緒。我仔細覺察了自己和身邊的朋友,我發現在整個過程中,7種情緒可能都出現在每個人的身上了。 接下來我們逐個地認識我們可能可能出現的情緒,大家可以對號入座去看看自己是否有這個情緒,以及在這個情緒之下我們內在有些什麼想法,有哪些後續的行為,以及背後最終極的目的是什麼。   3.1 驚訝 武漢有新型冠狀病毒的時候,武漢封城的時候,得知香港也有病例被確診的時候,聽到500萬人離開了武漢的時候,死亡人數超過100的時候,……得知以上這些資訊的時候,我們絕大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驚訝。 驚訝意味著發生的事情超出了我們本來的預期。一旦事情超出了我們的預期,我們會停下來手頭本來的事情,開始搜索更多的資訊去擴大我們的認知體系。通過查看如山如海的資訊來重構我們的認知。 27號淩晨,高比拜仁去世的消息傳來的時候,很多的籃球迷們再度震驚。影響和應對如果這個時候你發現自己或者家人不吃不休不眠地看Facebook,看WhatsApp,看電視新聞,你需要理解自己和他們的行為,因為整個事情對我們來說太意外/讓人驚訝了,我們需要及時收集資訊來重構認知。 這是當一個人處於驚訝情緒的正常的行為反應。疫情也好,颱風也好,過後都會統計給經濟造成的損失。但應該不會統計大家在驚訝情緒下無心學習/工作而造成的效率低下造成的損失。如果我們是一個團隊的管理者,我們這個時候也要注意調節團隊情緒,通過提供權威且全面的資訊,譬如大家可以關注一個很官方的疫情發佈的頻道,而無需時刻關注各個群裡的片面的資訊,這樣讓大家的注意力能夠回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當中來,避免這種無心學習/工作造成的效率低下。   3.2 恐懼 當我們意識到糟糕的事情將要發生,在環境中遇到了威脅,就會產生恐懼的情緒。恐懼情緒包含了一系列程度不等的情緒,包括擔心、緊張、焦慮、害怕、恐懼……害怕染上病毒,害怕得不到治療,害怕挺不過,害怕及時治療好也有後遺症……還有擔心經濟不好,業績和收入會受損,股票可能會下跌,甚至有人擔心失去工作房貸如何如期償還。 當我們害怕的時候,我們就會對威脅的源頭避之不及,來獲得安全感。 這樣,我們會取消了拜年,我們取消了外出旅遊,我們戴著口罩,我們在家中自我隔離。有人買了10袋米,也是抗拒內心的恐懼來獲得安全感。這些會進一步地加劇恐懼,失去安全感。同時,也看到不少機構宣布假期後彈性上班,可以在家工作,多間大學延至2月17日開學,這些都是某種程度地緩解大家的焦慮,讓大家能夠安心地隔離,在抵抗病毒的時候不用再焦慮其他的次生問題,提升安全感的做法,都是非常有效的。   3.3 憤怒 動作緩慢、疏於職責的官員,不能自覺自我隔離的疑似患者,非專業的治療和防護,高價買到假冒偽劣口罩,……這些天大家都一定憤怒過。這個憤怒的情緒是如何產生的呢?一個星期甚至幾天前,每個人設想的新年假期是各個不同的。但是突然之間,絕大部分人的新年就是守在家裡一動不動。更不要提那些因為突發疫情而需要與家人分離的病人或醫護人員了。旅行取消了,拜年沒有了,聚餐沒有了,電影沒有了,……而阻礙大家過一個豐富多彩新年的原因,就是新型冠狀病毒。 但這個病毒早在2018年其實就已經發現了,為什麼會變成今天這種狀態,大家開始責怪隱瞞疫情耽誤疫情管理的内地政府部門。人習慣性地要找到問題的源頭或責任人,這樣我們就覺得這個事情本來是可控的,及時現在到了一個可控度很低的狀態,但也依然表示我們本來是可控的,這樣多多少少還有一些掌控感。 憤怒的人需要一個地方洩氣。所以,政府官員出來講話,Facebook下面的評論可以看到大家的怒火中燒。這份憤怒可能要留存到整個疫情解決之後再來計算?這次大家的情緒更為複雜,因爲這不是一個天災,我們不是無能為力。此次事件大家傾向於認為有很多環節還是存在可控的地方,但被一一忽視了。所以,這一次大家的憤怒很強烈。 3.4 悲傷 脆弱,失去,無力感,構成了我們的悲傷。1月27日高比拜仁出事後,有很多人說希望重啟2020。遇到糟糕的事情,不願意承認,希望時光倒流,這是人在面對無助時候的一種幻想。但如果真正地陷入悲傷,意味著我們已經接受了這個事實。接受事實,比幻想整體來說是更為積極的一種狀態。 悲傷有一個好處,就是它讓我們意識到我們真的很無助,我們真的很需要幫助。 我們甚至可以再想一下,如果武漢的衛健委早一點展示自己的無助和悲傷,積極地尋求幫助,不要硬撐著,不要幻想,整個事情可能比現在好很多。如果這個時候真的感覺到了情緒的壓力,別壓抑在心裡,要主動尋求幫助,現在不少心理機構都提供了援助熱線。希望大家在情緒低落的時候可以主動撥打熱線尋求幫助。或者不是在疫情當中,人生當中多少總會遇到無助的時候,都記得尋求幫助,心理援助的幫助也一直存在的。 3.5 厭惡 […]

2019-12-29

We wish YOU a GREAT 2020 ahead! May your heart be full of Peace and Love!❤️❤️ 2019 has been an amazing year for us, which would not have been possible without YOU! ??We would like to extend our gratitude to you all. #LoooKLearningBrand #HappyNewYear2020

2019-12-17

《論語》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方面兒終於踏入「知天命」的年華,希望從此能知道天地萬物變化的道理而去順應它。 人生的路途上,不免經歷多多少少的變化:考試制度的頻繁轉變、公司倒閉的低潮歹運、感情路上的錯綜複雜、生命無常的歎息奈何及世界政局的波瀾起伏⋯⋯過去幾十年,無論怎樣困難,也會抱著「知難而進」的心態去面對所有的變幻,把自我放大一點,深信辦法總比困難多,發揮無限的可能去迎難而上。 回想起九年前,和兄弟們毅然離開當年的高薪厚職,不知天高地厚地開展了創業的旅程,當中經歴的跌跌碰碰、離離合合及散散聚聚,也同樣地用抱著’I’m possible’ 去化解所有的’Impossible’,明白人生中有一些你以為機不可失的機會,用盡所有方法和所有的去孤注一擲,怎料到頭來卻賠了夫人又折兵。反而,起初以為是苦差一宗,卻最後卻是化妝了的祝福。 人生中的無常,無論你能多高瞻遠矚,一開始的時候你也必定會摸不着頭腦絮地摸着石頭過河,在跌跌碰碰、碰碰跌跌之際,突然之間柳暗花明又一村,然後就事後孔明般說自己怎樣有先見之明。我完全沒有企圖或意圖去取笑這些人,因為我也曾經是當中的表表者。 旅途不只是為了觀看無數的景點,同時可以和旅伴一同經歷一切不似預期的事件,能夠一起跨越,必定使你的旅程更加無憾。過去的九年,在創業的路上經歷過很多風風雨雨,遇上了很多機會,更遇過不少老奸巨猾,幸得這一群同路人都風雨同路、不離不棄。常言道在商業世界裡能共患難的人還可以找到,共富貴時也不會各懷鬼胎、各散東西的絕對不容易。我感激在這生能遇上這麼優秀的伙伴們,這是我一辈子遇到最大的福氣。 五十歲是人生其中一個最重要的階段,更是「人生下半場」的開始,就好像球員完成了上半埸,退到更衣室內,總結自己上半場的表現,⋯⋯無論上半場是怎樣風光,成績怎樣銳不可擋,也要叫自己歸零。相反,無論你在上半場怎樣傷心失意,也得總結錯失、包紮傷口。無論如何,中埸休息,是要讓人可以走更遠的路,更效地在下半場發揮。 人生好像一場一場的賽事,不是要我們逢戰必勝,而是叫我們對每一埸賽果都無憾無悔,進入「化」的境界,這「化」不是消極、負面的「化」,反而是一種拼盡後的一種放心。 人生必定會繼續經歷很多很多的「變」,只要我們不要每一次都驚惶失措、進退失據⋯⋯相反可以「化」一點,從天地萬物變化的道理而去順應它,由「變」而「化」。 ———————————————- #若有任何職場上的疑難歡迎Whatsapp方面兒 9169-4738 #LoooKLearningBrand #方面兒職場專欄

2019-12-12

兩位冰雪公主第二集上映, 全城又掀起一番熱潮,我哋兩個中哂毒嘅小公主已經率先在第一個上映嘅週末就看了。 講起同小朋友睇戲,相信大家都有很多有趣嘅經歷。首先,幾多歲先至係適合帶小朋友入戲院呢?我自己則等到五歲先帶大囡第一次去睇戲,我以為算遲啦,仲帶埋三歲嘅細囡一齊去。結果……我覺得為己為人,係應該遲啲先帶小朋友入戲院的。 一個三歲嘅小朋友喺一個戲院裏係會好按捺不住的,加上佢哋張椅子又坐得唔舒服,因為腳仔短得滯成日摺埋咗,於是兩下就要坐大脾,而且只能去一些沒有特別音效的戲院,如果音響太勁好易嚇親。父母們仲有要不斷應付她們連珠發砲式對劇情的問題,仲成日問「完未呀?」往往最尷尬的就係全塲靜默之後佢哋突然大聲爆一句嘢出嚟,變咗一個笑位。另外,最好去一啲行距比較寬敞的戲院,等佢陣間興奮嗰陣唔好踢到前面個位。當然仲要去哂廁所先,如果唔係,張戲飛真係好唔抵。 如果怕小朋友驚,可以約埋佢哋嘅朋友仔一齊去,可以壯吓膽,要驚就一齊驚。不過,佢哋會忍唔住討論劇情。我發覺,有時候睇佢哋嘅反應、聽佢哋講嘅嘢分分鐘係好睇過套戲! 小朋友有時候睇完戲之後無法抽離,代入咗入面嘅主角,要狂loop番入面嘅歌或者要著佢哋嘅衫。除咗要買主角嘅產品之外,我女兒仲有次同我講佢喺張床度好似聽到戲入面嘅歌聲(幻聽?)… 近期周圍也像地雷陣,舖天蓋地都是兩位公主的產品,帶小朋友出街好危險! 公司都有搞員工及親友嘅電影夜,係我哋每年最受歡迎嘅員工活動之一,因為有得免費睇戲唔駛撲飛之餘仲可以同其他聯誼一下,一舉兩得。仲有,熄咗燈就唔駛social,比較輕鬆。 HR Siri ???????????? ?HR Siri希望成為您的虛擬助理,一起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 ?如果大家在職場或家庭遇到甚麼趣事或煩惱,都可以告訴HR Siri。 ?歡迎在?下面留言,或者WhatsApp 9169-4738,一起分享您的喜與樂! #LoooKLearningBrand #HR Siri #WorkingMumColumn

2019-11-28

?親子互動:產生經歷最重要 現在的小朋友把大部分的時間花在行動裝置和網路平台上,這也表示孩子們從網路中獲取娛樂,家長不應該直接沒收孩子們的手機,因為這會影響孩子們的快樂來源,畢竟孩子們從網路上得到許多樂趣。家長可以慢慢減低孩子們使用手機的次數,再來就是帶孩子們出外郊遊,產生經歷,方能促成親子們的話題,進而提高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 因為孩子長時間待在網路上瀏覽平台、觀看影片,甚至在網路上與他人互動,進而獲得更多重視感。 為什麼這些孩子喜歡在網路上尋求重視感?家長必須瞭解孩子們的內心想法,或許是家長工作忙碌,沒時間與孩子們相處,因此孩子才需要到網路上尋求重視感。家長必須適度瞭解孩子需求,才能促進雙方之間的互動。倘若一個爸爸突然之間斷開孩子們的網路連結,意即孩子們頓時失去依靠,如此一來,孩子們只會變得孤僻,不太想和家人對話。 ?鍵盤殺手:是受害者亦是施害者 網路霸凌現象日益嚴重,與傳統霸凌行為最大的差別在於,傳統霸凌通常出現在校園,以大欺小、以強欺弱的行為欺壓受害者,而網路霸凌則是透過電子郵件、貼文、私人訊息等形式威脅他人,以造成受害者面臨精神傷害。由於網路擁有散播的特性,一旦發生網路霸凌,場面較易不掌控,同時傳播速度快速,影響層面更廣,因此網路霸凌的傷害性往往比傳統霸凌還要大。 ?網路霸凌:虛擬身份加深對受凌者的傷害性 網路霸凌事件層出不窮,主要原因是匿名效應(anonymous effect),這個效果只會把事件的嚴重性擴大,正如許多網路霸凌者認為,只要躲在電腦螢幕後發表意見就不需要負責。網路霸凌最常出現三種人物,即(一)主動欺凌者、(二)輔助欺凌者、(三)觀察者。主動欺凌者在網路上運用惡意手段,將肉搜出來的個人資料,反覆分享在各社群平台,再以散佈謠言、誹謗攻擊受害者,而輔助欺凌者的角色則是在網路中參與論戰,進行騷擾與排擠,加強整個過程的嚴重性。觀察者則是整個過程中的局外者,他不會直接參與霸凌,但可能會回覆一些簡單的emoji,抱著「看電影」的心態觀戰。 遇上網路霸凌,應立即切斷所有與網路的連結,這是最快且有效的方法。再者,家人或朋友應多帶受害者參加線下活動,讓受害者遠離與脫離線上世界的虛擬,減低傷害性。 值得注意的是,曾有研究團隊針對亞洲區整理了一份報導,文章指出約六成的受害者曾經也是其他網路霸凌事件的施害者。換句話說,這些人曾在網路上遭受語言攻擊,因此會不自覺產生「報復」行動,以相同方式發洩他人身上,以減低自己曾被網路霸凌的傷害性。正因為如此,網路霸凌現象不但沒有被解決,反而會變得愈加嚴重。 #LoooKLearningGroup #網絡心理學 #上網成癮 #網路霸凌 #鍵盤殺手